查看原文
其他

雪莱《阿拉斯特》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雪莱是英国卓越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拜伦被公认为是十九世纪英国诗坛的两颗巨星。
1792年8月4日,佩西·比希·雪莱生于英国苏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菲尔德·普莱斯一个世袭从男爵的家庭中。父母思想都陈腐庸俗,雪莱自幼与父母不亲,后有四妹及一弟。雪莱六岁时即被每日送往一教士处学拉丁文。
1800年,作讽刺诗《一只猫咪》,此为雪莱诗全集中所载雪莱最早的一首诗作。
1802年,入萨昂学校(SionHouseAcademy),该校在勃兰特福德附近。
1804年,雪莱被送到伊顿贵族学校,并在此度过了六年的中学生活。雪莱在该校近六年,处境极坏。他在萨昂学校时即受同学辈欺侮,至伊顿更甚。只有一个比他年幼的同学豪立戴同他友善。雪莱学业优良,视作业和考试如同儿戏,尤其拉丁诗艺出,普里尼,美国法兰克林及法国卢梭等百科全书派、孔多塞、英国潘恩等人书,也大量阅读自然科学书籍。
1810年4月,在伊顿时己出版与其妹合著之小说《扎斯特洛齐》,9月出版《维克多和卡齐尔诗集》。10月,入牛津大学UniversityCollege(大学学院)。11月出版《玛格雷特·尼柯尔逊遗篇》,12月出版《圣·伊尔文,或罗西克洛辛》均有反封建思想。
1811年3月25日,因刊行《论无神论的必然性》一文而遭牛津大学开除。3月26日离校。8月28日与跟他的初恋表姐赫利埃特·格罗夫(HarrietGrove,1791-1867)同名的哈丽特·威斯布鲁克结婚。11月住凯斯维克,迂骚狄,得悉葛德文仍健在。同年与黑奇纳女士通信,信件往还甚多,大部分谈哲学、政治问题,谈为理想而牺牲个人的生命等。
1812年1月,雪莱同葛德文通信。2月12日一4月4日赴爱尔兰进行政治活动,在都柏林刊布《告爱尔兰人民书》《关于建立慈善家协会的倡议》《人权宣言》等文件,并在都柏林集会上公开发表演讲,谈天主教徒解放等问题。6月—8月住林茂斯,作《效艾棱巴罗勋爵的信》,并刊行。写作《麦布女王》长诗。10月在伦敦见葛德文。
1813年2月,完成《麦布女王》长诗及散文注释(同年复印成,未公开发行)。同月离特雷玛多克,第二次访问爱尔兰(至克伊拉内Kiltarney,柯克Cork等地)。7月—10月在贝尔克夏亚的勃拉克内尔。10月—12月在爱丁堡。12月在温莎定居。往后还于勃拉克内尔和伦敦之间。
1814年,刊行《驳自然种论》一书。7月与哈丽特·威斯布鲁克离异,而与葛德文之女玛丽·伍尔斯东克拉夫特·葛德文同居。7月28日—9月中,雪莱偕玛丽赴法国、瑞士、菜茵河一带旅行。
1815年1月祖父去世,得相当遗产,后助人散尽。8月定居温莎附近的比晓普盖特。秋,作长诗《阿拉斯特》,否定个人中心思想。作《一个共和主义者闻拿破仑垮台有感》;作《致华兹渥斯》,表示惋惜华兹渥斯背叛革命理想。这些诗,连同《阿拉斯特》长诗一起,均于下年出版。
1816年3月,《阿拉斯特》等诗刊行。5月—9月间旅行瑞士日内瓦一带,始与拜伦订交。12月10日,前妻哈丽特投河自杀。遂与玛丽·伍尔斯东克拉夫特举行婚礼。自年底起,与自由主义派利·亨特(LeighHunt)等人交往。
1817年2月5日,与诗人济慈相识。3月居马洛。法庭判处剥夺雪莱抚养前妻哈丽特所生子女之权。作《致大法官》一诗,以示抗议。写作长诗《伊斯兰的反叛》。发表《关于在整个王国实行选举制度改革的建议》小册子。发表《为夏洛蒂公主去世告人民书》小册子。
1818年《伊斯兰的反叛》一诗出版。4月抵意大利,从此未返英伦。访比萨(pi-sa)、莱航(Leghorn)等处。8月在威尼斯遇拜伦,彼亦早已被英国恶势力逐出英伦,漂泊至意大利。9月至艾斯特(Este),写巨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第一幕,11月访罗马和庞贝,定居那不勒斯。
1819年写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全诗剧四幕,并成诗剧《倩契》。作政论《从哲学的观点看议会改革》未完稿,约二万言。曼彻斯特群众集会遭到骑兵屠杀,对此惨案,雪莱忿极,作政治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及其他诗篇。《西风颂》亦成于是年秋。
1820年,《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及其他》诗集出版。写《阿特拉斯的女巫》一诗,此诗为雪莱诗中措词最难解之作,意境微茫,充满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该年与雪莱往还友人中有希腊爱国者玛夫罗柯达多亲王等人。同年,西班牙人民起义,迫使国王斐迪南实施1812年宪法,释放爱国人士。雪莱作《自由颂》。该诗中透露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篇幅较长。
1821年2月济慈死。作长诗《阿童尼(阿多尼)》吊之。雪莱夫人谓此诗实雪莱自挽。作《为诗辩护》,答友人皮柯克的诗论。秋,作最后巨著抒情诗剧《希腊》,颂扬希腊人民在土耳其暴君统治下争自由的斗争。卷首题辞献玛夫罗柯达多亲王。
1822年《希腊》出版。5月1日移居斯贝齐亚海湾之滨,近勒里奇(Lerici)镇的一住处。6月始作长诗《生命的凯旋》,未完。6月20日赴莱亨迎接自英来意的利·亨特。7月8日在回家途中,斯贝齐亚海上突然起风暴,雪莱等数人覆舟淹死,雪莱时年不满三十周岁。拜伦、亨特等友人参加雪莱火葬礼。





穆 旦 诗 歌 创 作 的 叛 逆 性

穆旦是自觉叛逆传统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的叛逆性是对传统(包括“五四”以来所形成的新诗传统)诗歌的叛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传统诗歌意境的叛逆。
在穆旦看来,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洋现代诗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要以风花雪月为诗?现代生活能否为诗歌形象的来源?”  穆旦反对使用那些“风花雪月”的形象传达出的诗意,而是主张以特殊的现代生活的经验作为诗歌的表现对象,所以诗歌表达的不是情感而是生活经验,“风花雪月”是一种古典的诗的境界,穆旦所要完成的则是一种“非诗意化”的独特的境界,即“是用了‘非诗意的’辞句写成诗”  。穆旦在诗中极力突出主体的生活经验,强调抽象的抒情和理智化的叙述,创作中经常出现对立两极间的跳跃和突转,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奇异的审美感受。如《五月》写“勃朗宁,毛瑟枪,三号手提式。/或是爆进人肉去的左轮,/它们给我绝望后的快乐”。再如《还原作用》一诗中写道,猪在“污泥里”“梦见生了翅膀”,频频念着“你爱我么”的“跳蚤,耗子”,以及“荡在尘网里,害怕把丝弄断”的生命的“空壳”。诗中的意象完全是陌生的,是对古典诗词艺术传统的反拨。打破了古典诗的和谐、均衡的审美特征,而代之以动态的奇异的体现着现代的气息形象,使人们在新鲜的审美感受中领会诗的艺术取向。
第二,对传统诗歌语言的叛逆。
穆旦的语言是独特的。穆旦在诗歌创作中尝试了一种既不同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文言,也不完全等于“五四”以来的白话语言,而是将大量现代生活的词汇引入诗中,创造了一种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文体。如《春》中的语言新奇且具有象征意义,抽象与具象语词常常交错并用,诗人对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充分发挥了汉语的弹性,使日常语言和自然意象具有了语义表达的“间接化”的艺术效果。如“绿色的火焰”、“美丽的欲望”、“泥土做成的鸟的歌”等,这些词语的运用都与日常的意思不一致,显示出现代化的特色。穆旦在诗的语言现代化方面的努力,对中国现代新诗艺术具有重要的决定性的意义。




推荐阅读:

兰斯顿·休斯诗16首

鲁伊斯诗3首

克维多诗6首

蒙特希诺斯诗2首

路易斯·德·莱昂诗5首

里德鲁埃霍诗2首

米格尔·埃尔南德斯诗5首

哈特·克莱恩诗10首

西蒙·阿米蒂奇诗10首

扎波洛茨基诗10首

梁宗岱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集

帕斯诗7首

泰戈尔《园丁集》

贺拉斯诗7首

泰戈尔《飞鸟集》

泰戈尔《新月集》

泰戈尔《吉檀迦利》

泰戈尔《萤火虫》

索德格朗诗99首

松尾芭蕉俳句选

朗·普利迪诗18首

威廉·斯塔福德诗25首

艾德里安娜·里奇诗选

霍普金斯诗5首

詹姆斯·泰特诗5首

查尔斯·奥尔森诗选

朗费罗诗4首

斯诺德格拉斯《心的指针》

凯特·莱特诗6首

W·S·默温诗7首

W·S·默温诗13首

W·S·默温诗7首

波赫士诗6首

斯蒂芬·克兰诗10首

娜塔莎·特斯维诗10首

查尔斯·西米克诗3首

麦凯格诗8首

休·麦克迪尔米德诗3首

娜塔莎·特斯维诗15首

露易丝·格吕克诗8首

努瓦斯诗2首

穆太奈比诗3首

麦阿里诗3首

韩莎《今天等不到我所期待的梦幻》

安特拉《骑士》

盖斯诗4首

查尔斯·西米奇诗10首

查尔斯·西米奇诗12首

韩莎《我俩就像这些春天的树丫》

昂塔拉《一枝致命的毒箭》

昂塔拉《啊,小鸽子》

尚法拉《沙漠之歌》(节选)

盖斯《我告别了青春》

盖斯《又是雨天》

宫泽贤治诗8首

尼古拉·马兹洛夫诗32首

吉恩·瓦伦汀诗13首

雷·阿尔曼特劳特诗25首

尼基塔·斯特内斯库诗5首

琳达·葛瑞格诗11首


高情临爽月 急响送秋风 独有危冠意 还将衰鬓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